top of page

搜尋


半世紀的香港農業見證者 — 嘉建蔬果場
傅生近照(相片來源: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傅生是元朗八鄉的農夫,為嘉建蔬果場場主。於六十年代,十多歲的傅生跟隨家人由國內來到香港,傅生的爸爸以種菜維生,養豬和養雞為輔,傅生亦從爸爸身上學會種菜。傅生憶述耕種生活艱苦且時間長,但他的叔叔和伯伯也會下田幫忙,過時過節也會從田裏...
hkrch4
2024年7月21日


戰後新界農業復甦—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的角色
在新界東北梅子林村發現的水井,刻有KAAA 四字和1954年的建造年份(相片來源︰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在一次到梅子林的田野考察中,我們偶然發現了溪邊的一個水井,井上刻有「1954 KAAA」的標記,搜尋下發現「KAAA」代表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即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前身...
hkrch4
2024年7月21日


林村桃花地 — 順發花場場主賴太
身穿粉紅色上身衣的賴太,是林村順發花場的農夫,我們的相遇臨近農曆新年前夕,她在田邊打理農務。她的農場在林村已有起碼二十年的歷史,原本農場由她老爺開墾打理,但在二十多年前,她的女兒建議她向爺爺學習種桃花,因而她在四十多歲踏上了創業路。...
hkrch4
2024年7月21日


林村谷的農學相傳— 俏姐與老農夫
俏姐初來港的照片(相片來源:受訪者) 林村谷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此地自有人居住以來,便常被用作農地,起初農民主要種植稻米和蔬菜,戰後因大量人口南遷來港,水資源供應越趨緊張,英國政府1960年決意興建船灣淡水湖,將林村谷水源引至水塘,以解制水之患,但此工程亦大大影響附近農地的...
hkrch4
2024年7月21日


大菴村客家文化寶藏— 張育文
九十後的張育文,以二十二歲之齡開始出任大菴村村長。轉眼間,他的村長工作已踏入第五年。 大菴村位於大埔林村谷西南坡,既是林村鄉的範圍。「菴」不是原本的字,「奄」的上面應該是「山」字。由於現今電腦無法輸入這個古字,唯有使用「菴」字來代替。「奄」的意思是草寮房子的意思。根據嘉慶二...
hkrch4
2024年7月21日


洞梓村兩代村長感情— 葉志良、葉偉兒
葉志良是洞梓村的前村長和前船灣聯村的主席,其次子葉偉兒也跟隨他的步伐,成為現任的洞梓村村長和船灣聯村的首副主席。 洞梓村位於大埔船灣,靠近教育大學和三門仔,與慈山寺為鄰。洞梓村為船灣十一村的第一條村莊,其次是黃魚灘村。 葉氏定居 ...
hkrch4
2024年7月20日


李屋村跨國客家情 — 李卓鴻
李卓鴻(洋名︰Henry)是在英國曼徹斯特出生和成長,他的祖先在十八世紀中葉從廣東省惠東縣白花镇移居到大埔船灣半島。據 1911年香港人口普記錄了李屋村有100人,村內有16間房屋,4.46公頃的稻田。他嘗試翻查祖先的集體官契,發現了祖先用了【李異梅祖】名為物業擁有者。舊時...
hkrch4
2024年7月20日


見證船灣離散的時光 — 陳運福
載著帽和撐著拐杖的陳運福先生,又稱福伯,引領我們由圍下村的小路走到船灣三宮廟參觀。雖然他是八十八歲的老人,仍然健步如飛,為人不減風趣,笑說著︰「我給你們開幾個謎題」。他問我們三宮廟左方的羅漢果松像三棵大葫蘆嗎,又問女善信最喜歡什麼樹,原來是檳榔樹,因為名字讀起來像「綁郎樹」...
hkrch4
2024年7月20日


蝦地吓的塘下月色 — 盧天民
出生於1936年的盧天民,他在五歲時被船灣蝦地吓村的一對客家夫婦從保良局孤兒院領養。父母視他如己出般愛錫,安排他在圍吓村的育英學校接受教育,當時學校只有一位老師和三間教室。由於大部分村民都很貧窮,學校每月只向家長收取一升米作為學費,相當於1.5斤的重量。後來,香港遇著了19...
hkrch4
2024年7月20日


舊北區理民府的颱風庇護中心 — 徐河妹
河妹是大埔的漁民,在她7歲左右遇上颱風溫黛(1962年)的吹襲。溫黛是香港氣象史上其中一個最強的颱風,釀成183人死、388人傷、108人失蹤。美國空軍預備隊派出颶風獵 人 的偵察機,飛入温黛風眼中心,風級達颱風程度,風眼直徑有1,600公里。原先溫黛並沒有正面吹襲香港,但...
hkrch4
2024年7月19日


巷里遊踪街坊導賞員 — 楊顯智
楊顯智和太太早年在繁忙的香港市區生活。十年前,因工作和家庭的原故,他們思考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經好友的介紹下,他們初次來到大埔船灣的沙欄,看著怡人的山海景致,生活優哉游哉似的,決定搬到船灣生活。他居住的村落前方有一遍沙灘,左邊可遠眺八仙嶺,右邊還可看到馬鞍山,風景極為優美和寧...
hkrch4
2024年7月1日


大埔官立小學的木棉守衛者 — 周金生
周金生近照(相片來源:受訪者) 位於大埔圓崗山上的大埔官立小學舊址,種有一棵巨大的木棉,樹下見證幾代師生感情(相片來源︰大埔官立小學) 當我們提起母校,哪些畫面會在你的腦海中浮現?自1946年創辦以來,大埔官立小學經歷了數次遷移與改建。從位於大埔墟大埔道(即現時廣福道)的租...
hkrch4
2024年7月1日


大埔官立小學上學記 — 林兆泰
在新校舍重植象徵深遠的木棉樹之外,大埔官立小學的校友林兆泰也採取其他方式來持續表達對母校的熱愛與追憶。他與幾兄弟以父親的名義,在大埔官小創立了一項獎學金,旨在獎勵那些品行優良的學生。此外,他還特別創作了幾首詩,透過文字紀錄對母校的溫馨回憶。 林兆泰近照(相片來源:受訪者)...
hkrch4
2024年6月30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