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埔官立小學的木棉守衛者-周金生_4.png

​故事

我們走訪社區各處,邀請不同年代、背景、族群的街坊,透過他們第一身的歷史見證,了解社區文化遺產在書本以外的人文故事及情感。

項目年度
主題

大埔:天工開物 埔民造物

白橋仔山寨廠童年紀事
——泮涌村街坊賴美莉

在如今大埔墟的鐵道旁是名為一條泮涌的村,密密麻麻的村屋不算起眼。但對居住於此將近半個世紀的賴美莉小姐來說,這裡是她的家。

大埔:天工開物 埔民造物

大埔酒業歷史留痕
——福和棧超級市場黎太

不知道大埔街坊路經靖遠街、懷仁街一帶,有否抬頭望望,附近有數座充滿特色的戰前唐樓?福和棧超級市場的建築,正是其中一棟。

大埔:山林花川

舊北區理民府的颱風庇護中心
— 徐河妹

河妹是大埔的漁民,在她7歲左右遇上颱風溫黛(1962年)的吹襲。溫黛是香港氣象史上其中一個最強的颱風,釀成183人死、388人傷、108人失蹤。

大埔:山林花川

林村谷的農學相傳
— 俏姐與老農夫

俏姐1957年生,1979年來港,廿歲出頭的她來港後不想再務農,做過蘋果牛仔褲的車衣女工,1990年搬入大埔後,與姊姊合資在富善街經營時裝店。

大埔:山林花川

戰後新界農業復甦
—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的角色

在一次到梅子林的田野考察中,我們偶然發現了溪邊的一個水井,井上刻有「1954 KAAA」的標記,搜尋下發現「KAAA」代表嘉道理農業輔助會。

大埔:山林花川

巷里遊踪街坊導賞員
— 楊顯智

楊顯智和太太早年在繁忙的香港市區生活。十年前,因工作和家庭的原故,他們思考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經好友的介紹下,他們初次來到大埔船灣沙欄。

大埔:天工開物 埔民造物

仁興飄「香」四十載
——華豐公司金永佳

從崇德街拐進仁興街直走到底,大概會聞到陣陣充滿「南洋風情」的香味,彷彿突然闖進異國,抬頭看才見到華豐公司,專營各式香料調味。

大埔:山林花川

大埔官立小學的木棉守衛者
— 周金生

當我們提起母校,哪些畫面會在你的腦海中浮現?位於大埔圓崗山上的大埔官立小學舊址,種有一棵巨大的木棉,樹下見證幾代師生感情。

大埔:山林花川

半世紀的香港農業見證者
— 嘉建蔬果場

傅生是元朗八鄉的農夫,為嘉建蔬果場場主。於六十年代,十多歲的傅生跟隨家人由國內來到香港,傅生的爸爸以種菜維生,養豬和養雞為輔。

大埔:山林花川

林村桃花地
— 順發花場場主賴太

身穿粉紅色上身衣的賴太,是林村順發花場的農夫,我們的相遇臨近農曆新年前夕,她在田邊打理農務。她的農場在林村已有起碼二十年的歷史。

大埔:山林花川

大埔官立小學上學記
— 林兆泰

在新校舍重植木棉樹之外,大埔官立小學校友林兆泰也採取其他方式來持續表達對母校的熱愛與追憶。他與幾兄弟以父親之名,在大埔官小創立了獎學金。

大埔:山林花川

大菴村客家文化寶藏
— 張育文

九十後的張育文,以二十二歲之齡開始出任大菴村村長。轉眼間,他的村長工作已踏入第五年。 大菴村位於大埔林村谷西南坡,是林村鄉的範圍。

大埔:天工開物 埔民造物

傳承香港手套業的「廠二代」——香港手套業商會會長林曉盈

手套,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並非必需品,或許冬天才會突然想起它,看看能否「襯衫」,數月後又在把它遺忘在衣櫥裡某個角落。

大埔:山林花川

李屋村跨國客家情
— 李卓鴻

李卓鴻在英國曼徹斯特出生和成長,他的祖先在十八世紀中葉從廣東省惠東縣白花镇移居到大埔船灣半島。據 1911年香港人口普記錄了李屋村有100人。

大埔:山林花川

見證船灣離散的時光
— 陳運福

載著帽和撐著拐杖的陳運福先生,又稱福伯,引領我們由圍下村的小路走到船灣三宮廟參觀。雖然他是八十八歲的老人,仍然健步如飛,為人不減風趣。

大埔:山林花川

蝦地吓的塘下月色
— 盧天民

出生於1936年的盧天民,他在五歲時被船灣蝦地吓村的一對客家夫婦從保良局孤兒院領養。父母視他如己出,安排他在圍吓村的育英學校接受教育。

大埔:山林花川

洞梓村兩代村長感情
— 葉志良、葉偉兒

葉志良是洞梓村的前村長和前船灣聯村的主席,其次子葉偉兒也跟隨他的步伐,成為現任的洞梓村村長和船灣聯村的首副主席。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古蹟前行」文化遺產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透過遊走社區,尋訪大埔、深水埗和中西區的古蹟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通過跨世代和跨界別合作,蒐集口述歷史和日常生活故事,重現社區魅力。

2024-2027 © Hong Kong Resource Centre for Heritag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資助

主辦

  • Instagram
  • Facebook

jccpg@hkrch.org

2291 0238

Hong Kong Resource Centre for Heritage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